“老板,‘西廂記小型張’多少錢收???”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卓群終于在離出口較近的地方看好了一家。
主動上去詢問。
“你有貨想賣???三百一張。對了,你要有郵冊的話,最好拿來看看?!?br/> 做生意的講究見人下菜碟,特別是投機生意。
這家店老板是個瘦高個兒的中年人。
在他眼里,卓群無疑就是個稚嫩的“秧子”。
大約不知從哪兒聽說現在郵票行情上來了。
才打算把過去的收集變賣,換點生活享受或是喜歡的東西。
所以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
一張口,就比實際價格低了一百六七,是純粹把卓群當瓜切了。
說實話,他一點都不怕卓群去問別家,錯過生意。
因為對卓群這樣的,這里哪個商家,都不會手下留情。
不過這回老板可走眼了。
因為卓群下一句大出意料的詢問,就讓他幾乎想要撞墻去。
“哦,你收是三百,那你賣的話,又是多少錢???”
“這……這……”
老板登時就苦了臉了。
他敢開口嗎?
叫高了那是毀自己人品。
萬一卓群一計較,嚷嚷上了。
名聲掃地,面子上下不來不說,市場管理興許就得過問。
可他真要就著三百往上加價也不行啊。
人家要真買,他不就虧大了嘛。
老板這時候確實急,有心想說沒貨吧,但分明好幾十張就放柜臺里呢。
按說臨時應變是生意人長相,見招拆招是基本功。
他卻偏偏沒了轍,額頭直冒汗。
好在卓群倒是不以為甚,他其實只求一個公平交易足以。
于是輕松一笑,主動給了老板臺階。
“老板,剛才的話,就當玩笑。咱們實實在在的說,我想買三張?!?br/> “看你挺忙的,我想咱也甭討價還價費那勁了。干脆,你給我個一口價得了。”
“如果合適我就拿,過幾天,我必然再來麻煩你。要不合適也沒關系,我走人就是了,不在這兒耽誤你生意?!?br/> 這話老道至極啊。
老板這時徹底睜開了惺忪的眼睛,認真打量起卓群來。
做生意的可都是場面人。
人家既然做到位了,那給臉就得兜著。
老板略一沉吟,還挺爽快,真沒多要,開口報了四百六的價錢。
卓群覺得這價相當可以了。
于是二話不說,就從兜里掏錢。
不過拿到了小型張,手里還剩下二百二呢。
他可沒想過再把錢帶回去,資金必須充分利用才行啊。
跟著便開口又跟老板提了個新要求,想買看上的第二個品種。
“老板,這半開版的紅色義務(冰)專用郵票,能不能二百二給我?你看,我可就這么多錢了?!?br/> 這種郵票簡稱“紅(君)郵”。
原本是為了取代義務兵郵寄三角戳的試行票。
因為使用范圍得不到有效控制,于1996年上半年大量出現在郵市。
本來軍郵的潛力都很好,只是因為沒在郵票名錄上,誰都摸不準來歷,目前還沒炒起來。
散票價格僅在五元一枚,四方聯要二十到二十五。
二十五枚的半開版,價格當在二百二到二百四之間。
所以,卓群開的價兒可以說是嚴可嚴兒的最低價了。
不過,由于他這番“順水推舟”表現得相當自然,反而讓老板更高看他一眼。
做生意的人天天要面對各種顧客。
但像卓群這樣年輕就這么老成和精明的,還真是少見。
于是老板非但再無小覷的意思,還由衷的夸了幾句。
“小伙子,你可真行,說是不劃價,比劃價還厲害。”
“不過,你倒真是個鉆這行的料,將來不可限量?!?br/> “那好,相逢就是緣分。我姓許,你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