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和這些人的交流一直持續(xù)到晚上,越是持續(xù)不斷的和林風進行信息互換,一眾科研人員就越是覺得林風的知識面覆蓋之廣足夠令人驚嘆。
從他們最感興趣的航天事業(yè)一直談論到林風成名的核能物理領域,從簡單的人類細胞以及納米技術談論到林風所能夠控制的納米機器人甚至是人類的永生,緊接著再談論到永恒不變的人類生存話題……
當然了,在這其中,這群獻身航天事業(yè)的科研人員最為感興趣的還是未來所要去往的星球。
他們癡迷于幾十光年外的其他系的星云,也好奇于那些被稱之為超級地球的另一個星球是否真的是如同想象中那么美好。
畢竟從望遠鏡中能夠看到的這一切都最低是千年之后的畫面了。
人類窮其一生想要飛出這個太陽系、銀河系,卻是因為科技的限制讓這一切的美好似乎顯得那么的遙遠。
而其中數(shù)個人是參與過之前陳院長召開的科研會的成員,他們在真正見識到了林風所展現(xiàn)出來的強人工智能以后,第一次對林風所說的話語產生了強烈的感觸:這一切極有可能都是真的!
根據(jù)科學技術發(fā)展所概括出來的其中一個論點就是技術奇點。
一般設想技術奇點由超越現(xiàn)今人類并且可以自我進化的機器智能或者其它形式的超級智能的出現(xiàn)所引發(fā)。
由于其智能遠超今天的人類,因此技術的發(fā)展會完全超乎全人類的理解能力,甚至無法預警其發(fā)生。
之所以被稱為奇點,就是好比物理學上引力接近無窮大時產生的黑洞的物理屬性一樣,已經超出一般正常模型所能預測的范圍之內。
而強人工智能的誕生則正是象征著技術奇點發(fā)生所需要的主要推力已經被制造了出來……那么就代表著之前林風說的那些一年登陸火星,三年沖出太陽系的計劃不是在開玩笑,極有可能這些東西都是經過了大量的計算推演之后所得出的結論。
更令這些人感到好奇的是,強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本身對于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地球而言都極具威脅,為何直到現(xiàn)在國家力量還遲遲沒有出手表示對其進行限制?
唯一的解釋就是林風暫時可以比較“輕松”的去控制這個人工智能,絕對的利大于弊情況下國家才會支持這個智能生命的存在。
林風頻繁的在國內的數(shù)個部門之間進行調動,也從側面驗證了他目前所進行的工作并不是固定的部分。
當然在場的更多人還是持有保留態(tài)度,一開始在得知是林風任他們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之后還有些不解,畢竟林風在之前也不過是搞出來了可控式核聚變,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核物理學家,甚至是沒有任何官方掛牌的科研人員。
航天事業(yè)和核物理之間的聯(lián)系總體上不算是那么精密,從一個行業(yè)中直接跳槽出來到另一個行業(yè),隔行如隔山,林風如何吃的消,又如何帶領他們進行相關項目的研究?
直到他們見到了林風身邊永遠懸浮著的輔助球,聽到了林風風輕云淡介紹的強人工智能兮,這個投影對著大家施施然的做了一個禮之后,他們才恍然醒悟過來。
強人工智能!
林風能夠說這一切、做這一切的底氣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