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公的話來說,這兩頭大白豬事關萬民商號未來的發(fā)展,絕不能虧待,一定要保證它們的體重。
范逐忍不住搖了搖頭,然后就聽到許牧接著說道:“這兩日找一些信得過的人,待我們搬入賀若莊后,將大白豬給他們來養(yǎng),興岳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br/> 范逐聞言一愣,目光略微閃爍,點了點頭。
這幾日,除了孔興岳,他們都是居住在洛陽城內(nèi)的客棧里。
離開萬民城后,許牧帶了足足兩百人共同來到了洛陽。
其中一百人是軍工隊,由軍工總管孔興岳帶領,將負責底地道的挖掘。
而一百人則是鐵浮屠,將負責護衛(wèi)許牧的安全。
原本許牧不想帶這么多的,因為鐵浮屠數(shù)量有限,這一百人還是從陽城抽調出來的。
目前陽城只剩下兩百鐵浮屠鎮(zhèn)守。
但張須陀再三要求,許牧想了想,為了自己安全著想,還是帶了一百鐵浮屠親軍。
他們都帶上了鐵浮屠,只不過平日里沒有緊急情況,一般不著甲。
這次買下了賀若莊,許牧便開始準備思考如何把賀若莊打造成一個小堡壘。
在隋唐時期,各地豪強都有自己的山莊,通常都會在山莊里修建塢堡,防御入侵。
這是東漢末期三國時期留下的傳統(tǒng)。
時逢亂世,大部分有背景的莊子都會豢養(yǎng)豪奴,組建護院,戰(zhàn)斗力不弱于一般軍隊。
若非賀若莊愈發(fā)沒落,許牧可能還撿不到這個便宜。
說起賀若弼,許牧心中倒是一陣惋惜。
此人行軍打仗,下馬牧民,都是一把好手。
所立功績,連同朝為臣的韓擒虎都說諸臣中以他為第一。
然而賀若弼和他父親一樣,天生是個心直口快的性格。
簡而言之,口無遮攔。
對什么看不慣,就要說出來。
他父親便是因為口出狂言,得罪了權臣宇文護,被宇文護勒令自殺。
在自殺之前,他叫來了賀若弼,用錐子刺破賀若弼的舌頭,痛哭流涕地叮囑,勸告賀若弼以后要謹言慎行,千萬不要亂說話。
哪里想得到,賀若弼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在隋文帝時期,憑借著戰(zhàn)功,連連提升。
但文帝僅給他加官進爵,卻不予實職,他因此逢人就說文帝的壞話。
文帝……心胸寬廣,睜只眼閉只眼。
可當隋煬帝,也就是老楊即位后,賀若弼這個毛病還是不改。
在老楊接見突厥可汗的時候,建立了可以容納一千人的大帳,賀若弼知道后,便在背地里說老楊荒淫無道,勞民傷財。
然后……被人打小報告了。
老楊當時又是個暴脾氣,立即就以“誹謗朝政”為罪名,賜死了他和他兒子。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個禍從口出的典型案例。
……
一日后。
在賀若家族的人全部搬出去之后,許牧帶著兩百余人入駐了賀若莊。
孔興岳也順利地把養(yǎng)豬的重任,交給了范逐招來的兩人。
“這兩頭大白豬是我萬民商號能否名傳天下的根本,必須當成祖宗來養(yǎng)?!?br/> 許牧在豬圈里渡對新來的豬倌吩咐道。
這兩人,按照范逐所說,是他從牙行買來的,簽訂了賣身契,以后生死都由許牧說了算。
許牧雖然對于這萬惡的賣身契感到反感,但這個時候,不認識的人里,也只有通過這種賣身契,才能夠信任。
“主人放心,我們養(yǎng)了一輩子豬,絕不會餓它們!不過這么胖的大白豬,倒是從未見過?!?br/> 其中一個豬倌拍著胸口說道,說罷,走入了豬圈,居然就這么撫摸起了大白豬。
大白豬似乎被他摸得舒服了,發(fā)出哼哼的叫聲。
“以后每日它們的體重都要記錄下來,另外,過些時日,等它們適應了,就給它們尋一些公豬配種。”
許牧拍著這兩個豬倌,正色道:“日后若是養(yǎng)成了,你們的賣身契,將一筆勾銷!”
兩個豬倌眼睛反光,自然是千恩萬謝,保證就算餓著他們,也不會餓到半點大白豬。
看著豬圈里還有些驚慌的大白豬,許牧嘴角漸漸翹起。
這可是研究所里專門配種繁育出來的大白豬。
利用各種方式,培育了一年時間。
在研究所里,足足花費了十年時間,才雜交出來的全新品種。
它的肉質十分肥美,而不像這個時代的黑豬肉那般苦澀,粗糙。
在隋唐時期,主要的肉食便是羊肉,魚肉。
至于雞鴨鵝這些美食,幾乎都沒有被開發(fā)出來。
這個時代的豬肉,更是沒幾個人吃。
主要是太難吃了。
隋唐時期,胡人漢化嚴重,漢人胡化也是如此,草原上的民族們喜歡吃羊肉,逐漸普及到了全國。